【心连心,携手共成长】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和谐宿舍主题系列活动报道(12)——活动专访
初审: 复审: 终审:
十一月以来,“心连心,携手共成长”和谐宿舍系列活动在我系全面深入地开展,我系主任郑贵廷教授也亲自走进我系学生宿舍,与同学们进行亲切交流,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宿舍环境和生活状况。为此,我系记者对郑贵廷主任进行了专访。
记者:郑主任您好,在本次和谐宿舍系列活动中,我们院中层以上领导都走进了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对此,您觉得我们同学中现在的宿舍生活状况如何?
郑主任:我感到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新生入学之后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大致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学校人文环境的了解应该说还是很陌生的。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拉近了与学校的距离。我在吉林大学本部工作了多年,在我看来,珠海学院的学生宿舍环境,和宿舍总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各个方面比本部要好。而且从人文关怀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学校无论是设施的设计和宿舍环境的设置在全国高校里也是不多见的,结合学校前面有海,背靠观音山的地理环境,营造了一个很安静的校园。我觉得这个环境很完美,特别适合我们同学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构架未来的人生路线。
记者: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有哪些方面?另外,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郑主任:通过跟同学们在寝室的交谈,我感到我们的同学素质普遍还是挺高的。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同学都非常热爱学习。在宿舍里面我看到他们的书架上都摆放了些书,而且有同学还经常在宿舍讨论问题,对所上的课、老师的讲解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有些不易理解的课程,同学们都很爱钻研,感觉到宿舍里面的学习气氛比较好,我们的同学喜欢学习,而且是很有质量的学习,这很难得。要说存在的缺点呢,就是有的同学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彼此不太熟悉,同学们之间没能够在学习上展开讨论甚至争论,没有形成一个活泼的学习氛围,我觉得这一点做得还不够好。
记者;很多新生面对宿舍矛盾,比如一些因生活习惯不一样引起的误会,甚至不知所措而想着调换宿舍,对于这些同学,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郑主任:首先,我觉得同学到一个新的环境有些不适应甚至有要求更换宿舍这种想法和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家的环境和学校的环境有着质的变化。在家里,在父母的关照下参加中学阶段的教育,在大学里则完全是独立,所以环境的变化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很大的。但是,要求换宿舍或者对现在的宿舍环境有困惑的话应该自己先去克服。到一个新的环境应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提高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应对能力,这是他们在以后工作中必须上的一课,这一课应把它学好并且应该拿满分。在大学寝室里面,同学之间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学习,应该没有太多的不适应。但如果你要到工作岗位了,面临的恐怕是竞争,彼此之间涉及到利益关系甚至更多的矛盾。如果在学校这样一个没有利益纷争的环境都不能适应,那将来到新的岗位面临到未来的发展、未来的生活来源等这些相对尖锐的问题时恐怕更不适应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同学应该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忍耐环境,不断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洞察能力,使自己在学校里面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会生活的本领。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宿舍,则是大学中最让人难忘的地方。宿舍的生活可能充满欢笑与泪水、充满酸甜苦辣,然而这却是最真实的集体生活。在与舍友的相处中,让我们怀着包容的心,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学习,在个性中寻找共性,积极适应集体生活,携手共建温馨和谐的宿舍。
郑贵廷主任接受采访